昨天(7月25日)上午,何山橋改建工程北半幅鋼箱梁水上合龍,標志著這座連接姑蘇古城與蘇州高新區(qū)的重要橋梁,邁出打通蘇南運河“三改二”蘇州段航道升級瓶頸的關鍵一步。據悉,該項目從進場開工到昨天完成關鍵節(jié)點,用時四個月,展現了高效的建設速度。
作為京杭運河黃金航段,蘇南運河蘇州段每次升級都牽動區(qū)域發(fā)展脈搏。2007年啟動的三級航道整治工程于2022年收官,讓千噸級船舶得以暢行。2024年12月,二級航道整治工程開工,目標是今年底實現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通行。
然而,何山橋卻成了航道升級的攔路虎。這座建成近30年的老橋,隨著運河功能迭代升級,其不足日益凸顯——橋區(qū)航道呈S形彎道、口寬為蘇州段最窄,老橋與航道形成斜交,實際有效通航寬度嚴重不足,成為航道升級的主要礙航因素。同時,何山橋東連姑蘇古城,西接高新區(qū)獅山商務區(qū),北鄰寒山寺與楓橋景區(qū),日均車流量超三萬輛次,但該橋經多年服役已難以承載跨區(qū)通勤與旅游交通的雙重壓力。
何山橋改建工程以“適度增大跨徑、兼顧功能與景觀”為核心思路。工程全長830米,其中主橋長297.8米,采用分幅設計,單幅橋寬19.75米,由雙向四車道拓寬至六車道,提升通行效率。新橋設計充分考量周邊歷史文化景觀,采用低高度、無高聳結構形式,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橋梁造型設計,最大限度保留寒山寺、楓橋景區(qū)的遠眺視野,實現交通功能與人文景觀的和諧共生。
何山橋周邊分布著蘇州科技大學、蘇州干部學院、大型商超及密集居民區(qū),人流車流交織。項目團隊聯(lián)合業(yè)主單位、交警部門對周邊交通流檢測計算,經數十次優(yōu)化論證,最終確定“半幅拆除新建、另半幅保通”及“新建成半幅保通、拆除建設另半幅”的交通導改方案;在施工期間同步做好圍擋設置、自動噴淋降塵,主要路口增設警示標志和引導標志,增加專人交通引導等,保障項目周邊的安全有序。
作為《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(guī)劃(2023—2035年)》“兩縱五橫”中京杭運河通道的關鍵節(jié)點,何山橋改建工程的推進,為蘇南運河全線升級按下“快進鍵”。據項目負責人介紹,北半幅鋼箱梁合龍后,項目團隊將加快后續(xù)施工,預計今年底恢復北半幅交通通行,同時完成南半幅舊橋拆除施工任務。何山橋改建工程完工后,將顯著提升航道整體通航能力,更好地適應未來水運發(fā)展需求,助力實現今年蘇南運河全線2000噸級船舶全天候暢行目標。
。ㄓ浾 吳濤)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(lián)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