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隨著中國持續(xù)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,海外酒企開拓中國市場的熱情愈發(fā)高漲。
海關總署數據顯示,2024年中國累計進口葡萄酒金額達113.6億人民幣,同比增長38.8%;進口量2.8億升,同比增長13.6%。受限于地理距離帶來的市場開發(fā)成本等因素,許多海外產品過去并不為中國消費者所熟知,進博會的舉辦打破了這種“空間限制”,降低了市場開發(fā)成本。
在歷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,企業(yè)商業(yè)展的食品及農產品展區(qū)都匯聚了不同品類、不同產地、不同年份的各國佳釀。進博盛會緣何成為各國酒企的共同選擇?不同的展商又從中悟到了哪些經商之道和快速打開中國市場的“密碼”?
法國國際葡萄酒大獎賽(FIWA)是面向全球酒莊及酒商開放的國際大獎賽,已連續(xù)七年亮相進博會。七年來,FIWA幫助波爾多、阿爾薩斯、羅納河谷等產區(qū)的近30家酒莊通過進博會與中國市場建立聯系,其在進博會上的總成交額達數百萬美元。
七年前,FIWA創(chuàng)始人奧利維耶·布什未曾想到,進博會上一方小小的展臺,竟為如此多的葡萄酒企業(yè)打開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提供機遇——2018年首屆進博會時,FIWA僅有9平方米的標準展位,卻在6天展會期間人頭攢動,引來了眾多客商駐足咨詢。聞到濃郁的“頭香”后,FIWA果斷決定在第二屆進博會上擴大展覽面積,到第六屆時已增至100平方米;第七屆進博會期間,FIWA又提前鎖定了第八屆進博會的150平方米展位。
奧利維耶·布什(左)在進博會展臺推介紅酒。本文圖片均為 進博局供圖
奧利維耶·布什感慨道:“現在我已經完全理解了進博會,這里就是進口商品在中國尋找機遇的最佳平臺。”
“進博會沒有讓這些酒莊空著手回去。”FIWA總裁張莉表示,全球幾乎沒有哪個展會能像進博會一樣,為參展商提供如此長時間的展示機會。依托進博會的強大影響力,FIWA連年參展,已然贏得了中國采購商的廣泛信任,這些采購商已與FIWA帶來的酒莊建立了長期穩(wěn)定的合作關系。比如,法國阿爾薩斯產區(qū)的Henri Ehrhart酒莊自2019年以來,每年向中國采購商供應1到2個集裝箱的干白葡萄酒和起泡酒;波爾多產區(qū)的Château Cantinot酒莊和波爾多葡萄酒貿易公司Maison De Luze也得以結識新的采購商,成功開拓中國市場。
張莉透露,FIWA不僅會繼續(xù)參加進博會,還將推進北京“后花園”、?诶滏溛锪鞯榷鄠投資項目,為歐洲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推廣提供更全面的支持。
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哈勒陶是全球最大的啤酒花產地之一,但是中國消費者并不熟悉。進博會的舉辦,為中國消費者用舌尖感知該產地啤酒創(chuàng)造了便利條件,也為相關品牌打入中國市場創(chuàng)造了契機。
德國哈勒陶啤酒花
在第六屆進博會期間,來自該產地的德國哈勒道啤酒廠展出了一款拉德樂果味啤酒,一經亮相便備受歡迎。第七屆進博會,該企業(yè)將德國城堡精釀啤酒帶到現場,吸引客商排隊品鑒,品牌在華知名度得到穩(wěn)步提升。
瞄準這一點,一些在中國市場尚屬“新面孔”的酒類品牌也選擇參加進博會。事實表明,通過參加進博會打破“空間限制”、降低市場開發(fā)成本后,“新面孔”也有可能逐步變?yōu)?ldquo;老相識”,迅速成為“香餑餑”。
同樣是第七屆進博會,在澳大利亞知名葡萄酒品牌奔富(Penfolds)的展臺旁,全球客商駐足品鑒,他們舉杯淺酌,與工作人員洽談合作,成為澳大利亞葡萄酒穩(wěn)步回歸中國市場的縮影。
第七屆進博會澳洲大陸酒業(yè)集團展臺
為了在中國市場搶得先機,澳洲大陸酒業(yè)集團還進一步完善和優(yōu)化了產品線。2024年7月,集團推出了新款澳洲大陸MAX.V紅葡萄酒,隨后在11月攜其在第七屆進博會亮相。
澳大利亞葡萄酒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4年第二季度,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量從上個財年同期的100萬升,飆升至3300萬升,出口額也從800萬澳元躍升至4億澳元。澳大利亞一躍成為中國第二大葡萄酒供應國,僅次于法國。
聲明:
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新江南網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,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(fā)布平臺,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(yin040310@sina.com)刪除!
閱讀推薦
新聞爆料